立即下载
登高博见——读《乡土中国》有感
2023-12-04 17:08:05 字号:

登高博见——读《乡土中国》有感

《乡土中国》(推荐版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8年版)一书是社会学巨擘费孝通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社会——乡村的经典著作。书中,费孝通用通俗、简洁的语言,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基层社会的结构,他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作出的“乡土性”论断,至今仍是看待乡村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视角。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该书既是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经典之作,也是从国家社会发展角度透视中国教育的必读书籍。

搜狗截图20231204173416.jpg

阅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心里总是有一份沉重。费老先生的这本书,我前前后后读了不下十遍,每读一次的感受都有变化,但不变的是对费老先生的敬重和对中国基层社会建设的思考。

《乡土中国》首版于1947年,距今已有70多年。这本书的光辉没有被岁月洗去,今天读起来,仍然让人感到亲切、真实而又深刻。正如赵旭东在序言中所说:“阅读它的人却不分年代和学科的与日俱增,年轻的人从此种阅读中可以了解到中国基层社会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由此而可以抓住事物的本质,不会为变动不居的社会现象所左右;而年长的人在此阅读之中会感同身受在领会到中国社会自身的变与不变的辩证。”

这本书中最令我感慨的是费老先生对孩子成长的关注,以及他对孩子成长中环境因素的作用的认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与孩子相处时,经常会因为孩子们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而感到愤怒,脱口而出的话多半是:“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一件事,你都要出错!”这个时候,我们想到的是:“这是常识,这么简单,孩子理应知道。”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一些事情对成年人来说是常识,但对孩子而言并不是。我们没有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反而因为一个小的错误去批评甚至否定一个孩子的全部。

在《乡土中国》中,费老先生告诉我们,在孩子犯一些成年人眼中的常识性错误时,我们不应武断地用“愚蠢”“笨”等词汇指责孩子,因为这些带有贬损意味的词实际上是直接从智力层面批评和打击孩子,而非从客观的知识层面评价孩子。他以一个事例说明了“知识”和“智力”的区别:“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他认为城里人与乡下人之间的不同是知识差异,而非智力差异。智力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而知识则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它包括对事实、信息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是人类从各个途径中获得的经过提升、凝练的系统认识。

费老先生指出,人们只有通过学习或实践,才能获得知识,一个人如果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是否具备学习的能力都难以掌握知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将智力和知识混淆起来。有的家长、老师会因孩子缺乏某种知识而将之看成智力问题,由此否定他的学习能力,无形中打击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而有的家长、老师会因为孩子偶然间的突出表现,认为孩子有掌握知识的非凡天赋,由此刻意拔高孩子的培养目标。

综上所述,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教育过程中都要对孩子的成长有清醒的认识,要帮助孩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试想一下,成人的世界里,我们在人山人海中看到的是人头,而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是否也是如此呢?每当问题出现时,大人们居高临下的斥责带给孩子更多的是伤害;而俯下身子,用孩子的高度去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才能成就真正的教育。

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有很多,有些是我们不能决定的,但有些条件是我们可以干预、创造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第一个环境。费老先生指出,孩子们在他们熟悉的环境里成长比在他们不熟悉的环境中成长要快得多,也快乐得多。在家庭中,孩子不是在听父母说要去怎么做,而是在看父母怎么做。作为家长,我们要重视自身的示范作用,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而作为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关注孩子的原生家庭,学会透过孩子成长的背景看待他们的成长。费老先生说:“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和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在意义上是相同的……乡下孩子不像教授们的孩子到处看见书籍,到处接触着字,这不是他们日常所混熟的环境。”因此,当面对在“捉蚱蜢”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教师更应该给他们足够的耐心和宽容,为他们创造合适的环境。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成长的环境,还要加强常识性的教育,帮助孩子尽可能避免因犯错过多而丧失成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温柔对待孩子,和他们平等相处。费老先生曾在《生育制度》一书中阐明了要温柔对待孩子的理由:“孩子碰着的不是一个为他方便而设下的世界,而是一个为成人们方便所布置下的园地。他闯入进来,并没有带着创立新秩序的力量,可是又没有个服从旧秩序的心愿。”因此,他指出,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多的要用激励而非否定来与孩子交往、交流,要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认同、鼓励。

成长,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不仅孩子需要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在教育和关怀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不断成长为更加完整的自己。我们不仅需要持续学习,也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想法,从中认清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我们唯有以真诚、宽容、开放的态度面对孩子,与他们相互支持、理解、感受,才能和他们共同收获成长。

(作者系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校长)

来源:《湖南教育·职业教育》

作者:周华

编辑:王轶诺

分享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