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二十届三中全会最新明确
2024-07-23 11:42:40 字号:

7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发布。《决定》明确,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要点梳理如下↓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 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

  • 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 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

  •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

  • 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 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

  • 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 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

  • 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

  • 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

  • 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

  • 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

  • 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推进科技创新央地协同,统筹各类科创平台建设,鼓励和规范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引领作用,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 构建科技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应对体系,加强科技基础条件自主保障。

  • 健全科技社团管理制度。

  • 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鼓励在华设立国际科技组织,优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社团对外专业交流合作管理机制。

  • 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

  • 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提高科技支出用于基础研究比重,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企业、社会组织、个人支持基础研究,支持基础研究选题多样化,鼓励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

  • 深化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加强科技伦理治理,严肃整治学术不端行为。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

  • 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

  • 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

  • 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 完善中央财政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健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执行和专业机构管理体制。

  • 扩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范围,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

  • 建立专家实名推荐的非共识项目筛选机制。

  • 允许科研类事业单位实行比一般事业单位更灵活的管理制度,探索实行企业化管理。

  •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

  • 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

  • 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 深化高校、科研院所收入分配改革。

  • 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以创新创造为导向,在科研人员中开展多种形式中长期激励。

  • 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

  • 健全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建立科技保险政策体系。

  • 提高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便利性。

  •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 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

  •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

  • 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

  • 完善人才有序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深化东中西部人才协作。

  • 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遇

  • 健全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制度。

  • 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

  • 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 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

  • 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 探索建立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余杏

分享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