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飞”出无悔的青春航迹——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学子李桃春的追梦故事
2024-03-22 14:47:00 字号:

“飞”出无悔的青春航迹——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学子李桃春的追梦故事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王轶诺 通讯员 彭新华)天空中,无人机的螺旋桨高速转动,航向随之变化,一同改变的还有少年李桃春的人生。


搜狗截图20240322143750.jpg

18岁,因患言语类残疾深感自卑的他,循着成为飞手的志向进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求学;19岁,他代表湖南省获得国家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入场券”;20岁,他从湘江之畔走到黄河之滨,圆了冠军梦,获评“全国技术能手”、2023年度湖南十大教育新闻人物……他说,是技能为他的梦想插上“双翼”,让他得以仰望天空、俯瞰大地,“飞”出无悔的青春航迹。

少年,越过山峦

“曾经的我觉得自己像是一只无法飞翔的小鸟,但当我在高中学校操场上第一次目睹无人机划过天空时,我感觉自己的心也‘飞’了起来。”谈起与无人机的初次“邂逅”,李桃春记忆犹新,“从那时起我就决定,未来要成为一名无人机飞手。”

于是,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李桃春果断选择了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然而进校后李桃春才发现,与想象中的炫酷有趣截然不同的是,要成为一名无人机飞手,不但要学习无人机飞行原理、系统结构、飞控技术等知识,还要掌握无人机组装调试作业、故障检测与维护等技能。这对专业基础较弱的李桃春而言,无异于翻越“重重大山”。

理论学习成了摆在李桃春面前的第一座“大山”。为了圆梦,李桃春成了班上最勤奋的学生之一。他说:“掌握无人机的理论知识是学习无人机的基础,对课上没有完全理解的知识点,我会在课后查阅资料,想方设法弄懂。”

很快,李桃春便迎来了第二座“大山”——无人机实操。为了掌握无人机悬停控制这一基础技巧,他在学校的仿真模拟训练系统上一遍遍操练,练了整整一个学期才勉强合格。“笨鸟先飞。”李桃春给自己打气。为了进一步锤炼技能,他主动加入了学校晴天无人机社团和“红飞鹰”乡村振兴服务先锋队,又在炎陵县残联的介绍下参加了特教学校组织的专业培训。他将吃饭睡觉之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训练中。李桃春的室友告诉记者:“我们留意到他晚上经常‘溜’出宿舍。后来才知道,他为了不打扰我们休息,跑到教室或实训室训练。”

然而对李桃春而言,横在他与梦想之间那座最难翻越的“大山”是沟通。想要成为一名无人机飞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不可或缺。可李桃春因患先天性唇腭裂,被认定为言语三级残疾,自小便不爱沟通。专业负责人何苏博察觉到了李桃春的异样,便用“七分做事、三分沟通”的道理开导他,并向他提出每天背诵文章与古诗词的建议。李桃春开始每天对着手机朗读录音,不断练习发音和表达。正是有了这样的坚持,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好,与人沟通时也变得越来越自信。

2022年,李桃春收到株洲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的邀请。他找到何苏博:“何老师,我能行吗?”“行不行,赛场见真章。”让人惊喜的是,李桃春竟从市赛一路过关斩将闯入省赛,获得国赛“入场券”。而此时,距离李桃春正式接触无人机不过两年时间。

梦想,冲破云霄

“砰……砰……”2023年6月,山东济南,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操控赛项赛场上,前方选手的无人机炸机声在空中不断响起,紧随其后的李桃春不断调整呼吸,稳步操作。

李桃春深知,高强度赛事下,任何突发情况都有可能耽误比赛进度,影响比赛心态。早在备战省赛时,由于过度紧张,李桃春在练习无人机悬停和焊接组装的过程中频繁出现炸机、电路接触冒烟起火的情况。教练张晗熹发现李桃春的状态不对,便耐心地引导他:“突发故障是每个选手都会遇到的困难,关键是如何面对和克服。”冷静下来的李桃春开始仔细检查无人机的各个部件、找出故障原因,并向教练和队友寻求帮助,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做好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预案。逐渐找到感觉的李桃春凭借扎实的技能功底在省赛中获得二等奖,也赢得了进入国赛的“门票”。

从省赛到国赛,张晗熹有意将李桃春的训练难度升级。训练现场,他请来一批专业观众,对李桃春进行观摩和点评。面对众人的目光,李桃春起初紧张到手心冒汗,甚至在组装无人机时出现螺丝掉到地上的失误。随着训练的深入,李桃春原本紧张的情绪得到了缓解,逐渐能够做到无视场外情况、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

真正站上国赛赛场时,李桃春的技能和心理都达到了最佳状态。面对赛场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高手,他想的不是夺冠,而是如何顺畅地完成所有操作。只见他迅速组装好无人机,并通过遥控器向无人机下达准确指令,熟练地完成了穿圈、穿隧道、定高、自旋等规定动作。98.75分!第一名!成绩公布的那一刻,李桃春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仿佛无人机载着他的梦想冲破云霄,帮助他实现了自我超越。

青春,俯瞰大地

“无人机缩短了我与天空的距离,也让我收获了俯瞰大地的视角。”在积累的近2000个小时的飞行时长里,李桃春有近一半的时间投入在利用无人机开展测绘与森林勘察、电力巡检、病虫害防治作业等应用领域。

“我愿意去!”在校期间,每当有老师组织外出实习实训,李桃春总是第一个响应。他的出发点很简单:“外出实践既能磨炼技能,又能增长社会经验,一举两得。”2022年9月底,李桃春参加了湖南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组织的企业污染调查,负责无人机航拍测绘。户外作业十分辛苦,好几个同学干了三四天就回去了,李桃春却每天随队完成航拍、后期3D建模及在要求点位用喷漆标记等工作,坚持了整整一个月。“这孩子基础扎实、肯下功夫。”调查结束,组员们纷纷对李桃春竖起了大拇指。

捧回国赛冠军奖杯的那个暑假,李桃春没有给自己放假的机会,选择了投身无人机植保飞防的社会服务工作。每天早上6点出发到晚上8点收工,他操控植保无人机给稻田喷洒农药,日均打药30余亩地(一亩约合666.67平方米)。7月酷暑,在稻田间作业必须面对毒辣的日头、蚊虫的叮咬,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农村生、农村长,李桃春深知“天时不等人”的道理。他说:“我不觉得辛苦,只感觉自己的操作还不够熟练,效率可以再提升。”

“借助无人机技术,我们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在参与各类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李桃春也收获了许多感动。在家乡炎陵县的一次林巡防护任务中,他和队友偶遇了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老人曾是一名护林员,在给李桃春一行人讲起过去护林巡查、火源管控及保护野生动物的故事时,老人感慨道:“现在科技发达了,护林也能用上‘千里眼’了。”

老人的话语让李桃春的心中产生了新的期待,那就是有一天能回到家乡创办一家提供无人机培训与服务的企业。他说:“我想让更多人和我一样操控着无人机飞过那片山山水水,助力护林巡查、农田测绘、施肥播种,让家乡的人们也享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便利。”

来源:《湖南教育·职业教育》

作者:王轶诺 彭新华 

编辑:张叶

分享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