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文磊 阳旖卓 董树潇)近日,湘潭大学2025年暑期“百人百地”三下乡网络安全科普实践活动在各地火热开展。其中,一支由湘大学子组成的“安全讲师”团队走进株洲市荷塘区金山街道,以创新且接地气的方式开展网络安全科普,成为社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发广泛关注。
年初,Deepseek的火爆出圈标志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这些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让不法分子有了更多可乘之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湘潭大学2025 “百人百地”网络安全科普实践团积极行动,将网络安全知识送到基层社区。
实践团成员提前录制音频课程,利用流动广播在辖区内开启了“移动安全课堂”。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他们手持喇叭,以步行巡航的方式在街道穿梭,循环播放题为“警惕未知链接”的科普内容。这种移动式课堂灵活便捷,真正做到了“课随人走”,有效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为了让专业网络安全知识更易被居民接受,实践团成员将知识转化为朗朗上口的“生活顺口溜”:“天上不会掉馅饼,中奖退税是骗局!公检司法不转账,安全账号是陷阱!”这些融合了最新诈骗案例的短句,经流动广播传播后,迅速成为夏日的“热点话题”,在社区内引发了广泛讨论。
为保证科普效果,实践团成员跑遍了辖区内的七个社区,落实喇叭广播的定点数量,确保每个小区的覆盖次数至少达到3次。除了流动广播,实践团还在街道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开展入户宣传。他们将“安全课堂”从街头巷尾延伸至每家每户,让居民们听得见、听得清、乐于听。
此外,实践团还在街道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入户宣传,把“安全课堂”从街头巷尾送进每家每户,让大众听得见,听得清,乐于听。“总觉得自己防得住,没想到骗子手段这么隐蔽,这群大学生志愿者真是炎热夏日里的‘及时雨’啊!”宴家湾社区居民张某说。
湘潭大学2025 “百人百地”网络安全科普实践团由计算机学院发起,汇聚了全校16个学院的230余名学生。他们线上线下齐发力,通过网络直播、广播、讲座等多种形式,在全国100多个区县同步开展网络安全科普活动。湘大学子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所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传递给家乡父老,帮助老百姓守住“钱袋子”,让网络安全的屏障在基层稳稳筑牢。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文磊 阳旖卓 董树潇
编辑:曹鑫宇 实习 李典茜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news-wap.hnjy.com.cn/content/646941/52/15138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