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吴延宝)7月9日上午,长郡梅溪湖中学部分师生走进湖南大学,在整车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展开了一场科技创新探索,让这个暑假因“零距离触摸科学”而格外有意义。
上午10点,当师生们踏入实验室大门,一场科技探索之旅正式开启。实验室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参观路线和讲解。
“大家看这边——”随着实验室指导老师的指引,同学们的目光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吸引:智能焊接机械臂正以0.1毫米的精度完成车身部件拼接,显示屏上实时跳动着压力、温度等参数;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测试平台前,蓝色指示灯规律闪烁,记录着不同环境下的续航数据;展台里,从初代概念车模型到最新轻量化车身样件,清晰展现着我国汽车工业从“跟跑”到“领跑”的迭代轨迹。
“这个机械臂为什么能这么精准?”一名同学指着高速运转的设备轻声发问,指导老师随即拆解原理:“它搭载了双目视觉传感器和AI算法,相当于给机械臂装了‘眼睛’和‘大脑’,能实时修正误差。”话音刚落,几位同学已掏出笔记本快速记录,还有人举着手机拍摄细节,想把这些“课本外的知识”带回家。
在整车碰撞模拟系统前,动态演示画面让同学们驻足良久:屏幕上,虚拟车型在不同时速下的受力分析图实时生成,红色警示区域标注着关键防护点。“原来我们坐的汽车,要经过成百上千次这样的模拟测试才能量产!”同学拿起笔在本子上画下示意图,眼神里满是兴奋,“这比课本上的‘安全设计’四个字具体多了!”
1小时的参观中,实验室里的每一处都涌动着青春的好奇心:有人对着新材料样本轻声讨论“这种碳纤维真的能让车重减轻30%吗”,有人围着数据监测屏追问“这些研发数据如何转化成实际车型”,指导老师的耐心解答与同学们的热烈回应交织成独特的“实验室交响曲”。
“以前总觉得‘科技创新’是很远的事,今天摸到这些设备,才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还能让生活变得更好!”走出实验室时,一名同学拿着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说。这份从好奇到惊叹、从疑惑到明悟的转变,正是此次实践最珍贵的收获。
参观结束后,师生们继续参与了后续的招生政策讲解、食堂就餐等活动,但实验室里的科技魅力与探索热情,已成为此次实践活动中最亮眼的印记。正如班主任所说:“让同学们在重点实验室里看见国家科技实力,在触摸前沿中萌发探索欲,正是‘雷小锋乐创新’最生动的实践——创新的火种一旦点燃,终将成长为担当的力量。”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吴延宝
编辑:曹鑫宇 实习 李典茜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news-wap.hnjy.com.cn/content/646941/54/15115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