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崔馨月 刘蕊 伍君仪 樊湘瑗 摄影 雷云茜 陈思茜 )近日,湘南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曲润湘音”实践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赴湖南省昆剧团和苏仙岭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党建引领湘昆路,古韵唱响新华章”为主题,聚焦青年大学生助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昆的传承与创新。
王荔梅老师指导学生诗词昆唱。(雷云茜 陈思茜摄)
实践队邀请到湖南省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王荔梅进行现场指导,以“诗词昆唱”为主题开展学习。王荔梅向成员们讲解昆曲的演唱规律、特殊腔调与独特技巧。成员聆听其范唱后,跟唱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并展开深入学习。“以昆唱的方式感受昆曲和诗词之美,非常有意思!昆曲的唱腔别有一番韵味。”成员崔馨月感叹道。
王荔梅老师向团队成员介绍湘昆剧目。(雷云茜 陈思茜摄)
王荔梅向成员介绍了《半条被子》《热土沙洲》等红色现代剧和《雾失楼台》《乌石记》等地方特色剧目。近年来,湖南省昆剧团以党建为魂深耕红色题材,以昆韵展现地方历史文化。团队成员了解到湖南省昆剧团从 “活下来” 到 “走出去” 的发展历程,包括远赴肯尼亚联合国演出、与世界文化对话等情况,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入学习,实现 “青年” 与 “湘昆” 的双向互动。
团队成员展示湘昆动作。(雷云茜 陈思茜摄)
实践队赴苏仙岭实地寻访《踏莎行・郴州旅舍》故事源迹,在自然环境中传唱湘昆。团队成员在三绝碑、郴州旅舍和白鹿洞等地取景,为湘昆文旅创意视频拍摄素材;在“湘昆+山水”的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湘昆 “戏景交融” 的特点。队员刘蕊称:“以前在课堂上学习,总觉得感触不深,直到走在苏仙岭的石阶上,才真正感受到每一步都踏在故事里”
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邓慧爱表示,此次活动是学院以党建引领文化传承,组织青年学子开展非遗创新的新尝试。未来,学院将依托学科专业优势,探寻湘昆中的传统文化基因和中华美学精神,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注入新活力。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崔馨月 刘蕊 伍君仪 樊湘瑗
编辑:余杏 实习 杨欣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news-wap.hnjy.com.cn/content/646941/54/15117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