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这支博士团以专业为乡村桥梁筑牢“安全线”
2025-07-11 09:14:58 字号: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飘逸 周思彤)背上大大小小的专业测量设备,穿过山野和河流,爬上久经风霜的古老桥梁……近日,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博士专业实践团走进黄官塔村,为当地乡村桥梁进行全方位“体检”。

35353.png

黄官塔村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教字垭镇,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地势起伏较大,桥梁是村民出行与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实践团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全村共有14座桥,类型涵盖混凝土梁桥、石拱桥、石梁桥等。其中,历史最悠久的“三步半桥”始建于明代,已有逾300年历史。这些桥梁的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民生福祉与乡村振兴。

“对村庄桥梁进行安全检测并提供技术支撑,是保障当地居民通行安全、畅通产业运输、促进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一环,也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务实之举。”指导老师汪国栋介绍了实践团此行的意义。

实地为桥梁“体检”充满挑战。近40度高温炙烤、蚊虫叮咬、树木繁密、信号微弱等问题都干扰着实践团的测量工作进程。重重困难考验着团队的意志与能力。尤其是一些桥梁横跨山涧沟壑,传统人力检测难以全面覆盖。

55665566.png

为精准采集桥梁结构表面裂纹、变形位移及桥墩接缝错位等关键数据,实践团引用无人机技术进行检测。“我们的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和专业传感器,可以灵活深入桥腹,获取更全面、清晰的图像和数据,为桥梁安全状况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实践团负责人周昊介绍。

灼灼烈日下,每检测一座桥梁都需暴晒三四个小时;日行两三万步,早已成了家常便饭;山间时断时续的信号,也让无人机飞行“险象环生”……面对环境与技术的重重考验,实践团成员无惧艰苦,以青年学子的齐心协力与迎难而上,诠释了奋斗的青春底色。

迄今,实践团已顺利完成第二阶段桥梁检测任务,并向黄官塔村村委会提供了详尽的BIM模型与检测分析报告。“后续,我们将与村委会保持长期沟通,继续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实践团成员周金霄表示。

工作间隙,实践团还主动对黄官塔村湖岸区域开展实地勘测,在存在安全盲区的植被茂密地带和人员高频通行路段设立安全警示标识,切实筑牢乡村安全防线。

383838.png

实践团的严谨工作与辛勤奉献得到了黄官塔村的高度认可。村党支部书记代真环表示:“感谢这群专业、高效的博士,帮助我们把惠民工程建得更安全、更耐用,让乡亲们出行更放心,产业发展更有保障!”

长期以来,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坚持服务三湘大地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连续11年派博士团队赶赴湖南中西部乡村开展社会实践,累计为近90座桥梁、230余所房屋开展检测工作。这支队伍薪火相传的,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土木精神,更是服务“三湘大地”、助力乡村振兴的赤子情怀。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这一育人品牌,引领更多青年博士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专业知识浇筑更坚固的发展基石,让乡亲们的幸福之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安心。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刘飘逸 周思彤

编辑:曹鑫宇 实习 李典茜

分享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