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赵玥 郝晓菲)近日,在衡山县白果镇的泉蓉书苑,一场跨越时空的音乐国防课正在上演。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微尘教育关爱团15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筹备的“人民的军队——音乐国防课”,以艺术为桥梁,为乡村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国防历史的窗口。
衡阳市党史馆馆长廖建萍的讲述期间,音符承载着战火年代的信仰与热血。通过诗词、音乐与影视的结合,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触摸历史,感受先辈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志愿者们各展所长:他们用语言讲述《建国大业》背后的烽火故事;一句句教唱《歌唱祖国》,稚嫩的声音渐显力量;用“00”后特有的方式,让《十送红军》的旋律融入抖音的节奏感,让红色故事有了“剧本杀”的互动性。这种形式吸引了孩子们的全程参与,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服务的实践能力。
“哥哥姐姐们教的歌我都会唱了!”“我长大要成为军人,保家卫国!”“我要向哥哥姐姐们学习成为乐于助人的人!”孩子们稚嫩却坚定的声音此起彼伏,眼中闪烁着理想的光芒。“参与这次志愿服务,我们不仅传授知识,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爱国种子。”志愿者唐艺同学动情地说。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赵玥 郝晓菲
编辑:余杏 实习 杨欣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news-wap.hnjy.com.cn/content/646941/75/15168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