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通讯员 李青平
娄底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涟源市优秀教师、教育工会先进个人……易玉新老师的荣誉证书能铺满半张办公桌。但比起这些,她更在意的,是讲台旁那个磨得发亮的小凳子,是作业本里藏着的水果糖,是学生追着喊“易老师”时,眼里闪的光。
三十载讲台生涯,这位老师的“套路”可不少。
“后进学生”的“专属小凳子”——她的爱,藏在细节里
易玉新的讲台旁,常年备着个小凳子。
这可不是她自己坐的。
四年级的小飞(化名),父母离异,跟着外婆的他,经常捣蛋,作业本永远空白。
“硬刚”肯定不行。易玉新有她的招:天天电话追着家长“唠嗑”,逼得在外打工的爸妈每周必须给孩子打个视频;兜里总揣着糖和小贴纸,瞅着小飞没闯祸就塞一颗;特别的是,直接把小凳子搬到讲台边,“来,离老师近点,好‘监督’你听课。”
这“特殊待遇”没让孩子反感,反倒成了心照不宣的温暖。下课铃一响,小飞准凑过来:“易老师,我外婆今天做了红烧肉!”
半年后,小凳子撤了。那个“捣蛋大王”,成了主动帮同学搬书的阳光小子。
“天花乱坠”式表扬——她的智慧,带着点“小套路”
小馨(化名)的作业本,曾是易玉新的“心头梗”——字像鸡爪刨,题错一半,妈妈还天天拿着衣架吓唬她。
家访回来,易玉新改了策略。
“小馨今天字写得跟小仙女似的!”“这道题思路绝了,老师都没想到!”这些夸奖让孩子眼睛一亮,坐得笔直,写字也变得工整了。
她还搞“私人定制”,给小馨的练习册字间距特别大,错题旁画着小笑脸,作业本里偶尔夹着颗水果糖。
“易老师,这道题我又想出来了!”现在的小馨,追着老师问问题的样子,活像只蹦蹦跳跳的小兔子,还积极地竞选了学习委员。
把班级变成“闯关游戏场”——她的管理,玩着玩着就成了
当别的班还在靠“吼”管纪律时,易玉新的“小妙招”早就落地生根。
她搞“积分制”:擦黑板加1分,主动打招呼加2分,作业全对直接“抽奖”——奖品是当一天“小老师”,站讲台上给同学讲题。
她评“特别明星”:“捡垃圾之星”“不拖作业之星”等,每周一贴照片,上榜的孩子能得意好几天。
接手一个班级时,课堂安静得能听见笔尖打滑。她拍着桌子喊:“咱们来比谁举手快,赢了的当‘一日助教’,管着老师改作业!”
现在数学课跟菜市场似的热闹。学生抢着上台讲题,错题本上画满“打败难题”的小漫画。
三十年来,易玉新的头发白了不少,可眼睛里的光,比刚教书时还亮。
“哪有什么绝招?”她总笑,“不过是把学生当自家娃,认真琢磨。”
琢磨着、琢磨着,就把三十年光阴,酿成了满校园的花开。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李青平
编辑:吴瑞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news-wap.hnjy.com.cn/content/646941/94/15095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