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衡东县站】冬至荒野 南方之思
2025-07-09 10:23:30 字号:

【衡东县站】冬至荒野 南方之思

当北方大地被皑皑白雪覆盖,屋檐垂挂冰棱时,南方的荒野仍在流转着温润的光影。冬至节气像一支蘸满墨汁的笔,在江南的山水之间勾勒出别致的轮廓。山坳里的雾气尚未散尽,溪流边残存着几片赭红的落叶,田间零星的油菜蜷缩着嫩芽,这样的景致里,既不见凛冽寒风,也无彻骨严寒,却以一种独特的静谧包裹着超越季节的生命哲理。

南方冬至的荒野是自然馈赠的宁静之地,午后竹梢轻摇的声响与远处溪流的潺潺声交织成曲,偶有灰鹭掠过水面,翅尖沾起的涟漪惊醒了沉睡的浮萍。农人扛着锄头走过田埂,靴底沾着湿润的泥土,衣襟沾着艾草的气息。这份宁静并非死寂,而是万物在完成年轮更替后的休憩。草木褪去华服,泥土收藏种子,连风都放轻了脚步,仿佛怕惊扰了大地深沉的呼吸。城市中奔波的灵魂在此驻足,便会听见心跳与大地脉动悄然同频。

这片荒野更是文化记忆的承载者。冬至日清晨,村口老槐树下飘来汤圆升腾的热气,灶膛里的松木噼啪作响。妇人将裹着芝麻糖心的汤圆放进青花瓷碗,碗底沉淀着祖辈相传的手艺。孩童举着纸灯笼跑过稻田,灯笼上"冬大过年"的墨迹被晚风吹拂。暮色四合时,祠堂前的空地燃起松柏枝,青烟裹挟着祭文的诵念声飘向天际。那些看似朴素的仪式,在荒野的背景下显露出庄严的质地--土地记得每粒种子的来处,河流记得每道沟壑的掌纹,代相传的习俗如同埋在地下的根系,悄然滋养着文明的年轮。

站在冬至的荒野眺望,更易触摸生命的本质。远山如黛,云影悠悠,枯枝在风中划出无字的诗行。都市人习惯用日历丈量时间,却常在这苍茫里重新校准生命的坐标。荒草下的腐叶正在孕育新绿,龟裂的泥土中蛰伏着春雷的伏笔。当夕阳将人影拉得老长,归鸟掠过天际的弧线让人懂得:生命本就是繁华与寂寥的交替进行,正如这荒野经历了播种的喧嚣,收获的热烈,终将在冬至的静谧中沉淀智慧。那些被快节奏生活稀释的感悟此刻都化作泥土里渗出的露珠,晶莹而透彻。

暮色渐浓时,炊烟从村落升起,与天际的晚霞交织成网。南方冬至的荒野像一本摊开的古卷,记载着自然的韵律与人文的温度。当我们学会在喧嚣中聆听寂静,在丰盈里凝视缺憾,便能在这片看似荒芜的土地上,触摸到文明的脉搏。或许真正的丰饶不在于攫取多少,而在于懂得何时停驻,正如冬至的荒野教会我们的那样:以静默的姿态,迎接下一个春天的绽放。

(作者 衡东县第五中学小记者 闵文佩 指导教师 谢军)

来源:衡东县第五中学

作者:闵文佩

编辑:曹鑫宇 实习 陈窈

分享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