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高原冻土路面的“韧性配方”:长沙理工大学团队开展沥青材料暴露实验
2025-08-02 10:32:59 字号: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江楠 宾俊峰)近日,长沙理工大学“冰峰筑路”青藏高原交通发展观察团跨越2000余公里,抵达海拔4300米的交通运输部青海冻土研究观测基地。在青海省G214国道的冻土路面上,满载沥青试件的车辆正驶向实验场。这是长沙理工大学“冰峰筑路”青藏高原交通发展观察团的首次高原征程——他们正奔赴交通运输部青海冻土研究观测基地,开展高海拔沥青暴露实验。

图片2(1).png

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温度低,冻土广泛分布且生态系统脆弱。高海拔公路上,常因反复冻融导致路基不均匀变形,形成鼓包或坑洼。“这是一处典型的横向裂缝。”经过一段起伏颠簸的路面时,团队指导老师葛冬冬教授指点道。第一次踏上高原直面道路病害的同学们瞬间围拢,望着裂缝里凝固着高原风霜的纹路,有人轻声惊叹:“在平原地区很难看到这样严重的路……”

图片3(1).png

在观测基地,高原的稀薄空气让每一次动作都倍感沉重。团队成员们抱着用于实验的方形、圆形、柱状沥青块,逐一搬运至暴露实验场地。即便脚步带着缺氧环境下的虚浮,他们仍然尽力将沥青块整齐准确地放置到位。“我们带来的自研高性能沥青材料,将在试验场开展为期一年的紫外老化、直接间接拉伸、单轴压缩实验。”团队成员邓佳荣介绍,后续,这些材料将持续经受高原强紫外线、剧烈昼夜温差及冻融循环的多重“淬炼”。

图片4(1).png

剧烈的昼夜温差是造成高原路面病害的主因之一。“我们的高性能沥青具有宽泛的服役温度区间,可抵御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葛冬冬解释道,“本次暴露实验数据将用于升级改良材料配方,同时为破解冻土区道路变形、开裂等难题提供珍贵资料。”团队的研究思路是通过材料、级配优化与微观结构调控,同步提升低温抗裂与高温抗车辙性能,从根源上解决冻土路基季节性变形难题。

“此次实践后,青藏高原对我们来说再也不仅仅是地理课本上的文字概念,而是由震撼自然景观、独特文化底蕴和坚韧生命力交织的壮丽图景——而道路,正是串联这一切的脉络。”实践团成员刘杜洋在日记中写道。响应交通强国与西部大开发战略,长沙理工大学交通学院科研团队将继续致力于破解高原冻土区道路病害难题。未来,依托实验成果开发的高性能沥青,有望大幅提升路面的耐久性、安全性与服役寿命,为雪域高原上的天路披上“安全铠甲”。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陈江楠 宾俊峰

编辑:曹鑫宇 实习 李典茜

分享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