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陈艳琼:把心种在讲台 用爱守护初心
2025-09-18 17:35:59 字号:

图片1.png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通讯员 高志恒

常有人说,教师是渡人的船,载着孩子从懵懂驶向智慧彼岸。在永州市祁阳市长虹街道明德小学,英语教师陈艳琼便是这样一位“摆渡人”。从扎着马尾辫的青涩姑娘,到眼角带笑、两鬓添霜的资深教师,她将19年时光留在乡村学校,以对孩子的爱、教学的巧思为桨,心血为帆,送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向远方,把“教师”二字的分量,实实在在写进日常。

一头扎进教育里,初心从没变过

1994年,17岁的陈艳琼来到祁阳县最偏远的羊角塘镇平安中学。彼时学校条件艰苦,但望着台下孩子亮晶晶的眼睛,她笃定“对了,就是这儿”。此后19年,她辗转多所农村中学,无论教室漏风还是教具短缺,对教育的热忱从未减退,如田埂上的树般默默扎根,用知识“养分”滋养一届又一届农村学子。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她的口头禅,更是行动准则。32年教学生涯中,她担任班主任21年,心思全扑在学生身上。2000年冬天,身怀六甲的她为不耽误课程,全程未请假;孩子出生仅26天,襁褓未暖,她便应学校需求重返讲台。这份执着,早已超越普通责任心,成为刻在骨子里的“教师本能”。

每接新班,她都会通过谈心、家访,摸清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与学习短板,常说“每个孩子都不同,都该好好对待”。曾有学生三年级英语仅考36分,濒临放弃,她每天放学后免费补课,不断鼓励“再试试,你肯定行”。最终,该生毕业时英语考了94分。类似的事不胜枚举,她带的班级凝聚力强,每学期均获评“优秀班集体”,所教英语合格率100%,优秀率稳居年级首位。

不把课堂当“框框”,让孩子全面成长

陈艳琼始终认为“教书不能只盯课本”,除教好英语,更注重孩子全面发展。她英语表达流利,熟练制作趣味课件,还大胆创新教学形式——将唱歌、演戏、画画、竞赛融入课堂,让枯燥的单词、语法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上课专注度大幅提升。凭借这份创新,她在永州、祁阳的赛课、微课评比中获奖无数。

2024年,她跨界执教思政课《教育新篇启,长征火炬传》,获永州市拔尖创新基地校书记、校长思政课三等奖。课外,她牵头成立“周末跑团”,每个周末清晨陪学生在祁阳市政府广场跑步,酷暑严寒、风雨无阻。久而久之,越来越多孩子爱上运动,体质增强,家长纷纷反馈“孩子精力更足,写作业效率也高了”。

带着学校一起 “跑”,把教研做扎实

“搞教研出好成绩,改教法有新突破”,这是陈艳琼的经验之谈。身为明德小学业务副校长、祁阳县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成员,她不仅自身教学出色,更带动团队进步。她牵头省级基础教育改革项目《传统文化进校园视域下祁阳小调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还参与10多项省、市、县级课题,如英语分层作业设计、思维导图记单词等,以科研优化教学。

她撰写的《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提升策略》《“双减” 下小学英语单元分层作业设计》等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案例《课后服务助力“双减”落地》《构建全面育人课程体系》获省级二、三等奖,《家校社协同育人案例》入选2024年湖南省典型案例。

在她的带动下,明德小学亮点纷呈:数学“趣味数独”比赛获优秀组织奖,红歌合唱、艺术节、二十四节气读书会有声有色;体育成绩亮眼,在永州、祁阳运动会及足球赛中屡获佳绩;文化传承成果丰硕,获“全国红领巾中队”“湖南省戏剧进校园特色学校”等称号,还被评为“永州市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劳动教育示范校”,每年均获评“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成为当地素质教育“标杆学校”。

把经验传给年轻人,让更多人上好课

陈艳琼常说:“一人好不算好,众人好才是真的好。”她毫无保留地将32年教学经验分享给年轻教师,结成“师徒对子”,一同备课、磨课、听课、评课,从教案设计到课堂控场,从学情分析到作业批改,手把手传授技巧。

在她的帮扶下,众多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为教学骨干,在省、市、县级教学比赛中获奖,明德小学英语教研氛围愈发浓厚,形成一支肯干、敢拼、爱创新的团队。如今,她已荣获“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湖南省教师资格面试优秀考官”“永州市英语骨干教师”等荣誉,却总说“学生喜欢、家长信任、同事认可,比任何奖项都珍贵”。

“过往之路再难,亦要向新而行。”32年教育路,陈艳琼用坚守与热爱,将教师初心融入日常。未来,她仍会带着对教育的热忱,继续陪伴孩子们成长,续写更多的关于“爱”与“责任”的感人教育故事。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高志恒

编辑:余杏 实习 胡芸帆

分享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