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用数字技术守护红色记忆 长理学子让抗战旧址“活”起来
2025-09-23 09:17:38 字号: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战彦回)9月18日,长沙理工大学金盆岭校区16号教学楼展厅里人来人往,师生纷纷被陈列在此的红色建筑模型所吸引。这些模型均出自长沙理工大学红色建筑实践团之手,今年暑假,实践团成员奔赴湖南、湖北两地的陈赓故居、田汉故居、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及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等地,开展手工建筑模型制作与VR数字化空间重建工作,让抗战旧址“活”起来,让抗战故事“活”起来。

图片1.jpg

同学们驻足观看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建筑模型

抗战旧址的测绘是一项繁复而细致的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功底,更考验团队的细心与耐心:三维扫描仪、激光测距仪、全站仪、无人机、相机……多种设备轮番上阵;整体布局测绘、建筑构件详测、现状勘察与记录、口述史采集与资料补充、手工与数字模型构建……各个环节一个不落。“我们还制作了VR模型,如果手工模型的体验感有限,戴上VR设备,就能瞬间‘走进’虚拟建筑空间,让每个人都能‘亲身’感受建筑内部的氛围。”团队指导老师王宇霖介绍。

图片2.jpg

红色建筑数字模型VR体验

测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持续40度的高温暴晒、资料缺失与信息模糊、测绘比例与数据偏差……我们遇到很多困难。”团队负责人郭宏宇坦言。但这些并未阻挡实践团前进的脚步:高温天气中,他们准备急救包保障队员安全;资料不足,便广泛查阅图书馆相关文献;比例难以把握,就采用“数砖法”进行比例换算与替代。

图片3.jpg

红色建筑实践团成员在陈赓故居现场测绘

除建筑本体测绘之外,实践团还通过实地走访与空间分析,深入解读建筑所承载的抗战历史与精神内涵,并首次尝试绘制“空间历史叙事图”。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测绘期间,该单位负责人周强为师生详细介绍了其在抗战时期的战略价值。结合专业讲解,团队进一步绘制三维地形图,提升历史视野的维度,将红色建筑背后的时空故事依历史逻辑有机串联。“以往我们更多关注单一建筑的故事,忽略了建筑之间的关联。现在,如何实现空间、历史与精神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我们新的思考方向。”郭宏宇表示。

自2021年起,长沙理工大学红色建筑实践团先后奔赴韶山、湘潭、西柏坡、延安、武汉、上海等革命圣地与党代会会址开展测绘。至今,团队成员的足迹已遍布大半个中国,累计测绘80余处旧址,制作建筑模型超过50个。“红色建筑实践平台已初步建成,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数字化内容建设,不断丰富实践内涵。”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肖义慧表示,学院将继续深化“专业实践+红色思政”育人模式,充分挖掘红色建筑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元素,强化数字技术在专业教学、专业实践中的应用,让建筑红色基因鲜活呈现,引导广大青年在身体力行中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战彦回

编辑:余杏 实习 胡芸帆

分享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