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爽)她是艺术设计领域的青年骨干教师,是数字化教学改革的先锋实践者,更是学生眼中既有严师风范又有暖心温度的引路人。
从教近十年来,她以“技术为创意服务、设计为文化赋能”为教育理念,深耕教学一线,融合人工智能、AR技术与传统文化,构建了“数智+艺术”教学新范式。她就是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负责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罗圈芝。
以“数智技术”重构“艺术课堂”
面对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罗圈芝敏锐地把握艺术设计行业的新趋势,率先在“二维设计基础”这门课程中开展“AI+AR”双技融合教学改革。她打破传统软件教学的局限,将课程内容重构为“文化符号数智转译”“动态视觉呈现”“伦理实践”等模块,引导学生完成从文化理解到技术实现的完整创作流程。
她采用“项目贯穿、角色扮演、三屏联动”等教学策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扮演“AI设计师”“PS精修师”“AR场景师”,在协作中完成“中国银行标志重构”“京剧脸谱数字再生”等真实项目。学生不仅掌握了先进工具的使用,更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理解与创新能力。
从“一门课程”构建“一种体系”
罗圈芝并未将教学创新止步于课堂,而是将其系统梳理、固化,全面融入专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之中。作为专业负责人,她主持修订多轮人才培养方案,将“AI+设计”理念深度融入课程体系,开放共享的线上资源包;她主持省级课题8项、校级课题3项,主编参编教材3部,发表论文10余篇,获外观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5项,逐步构建起“数智化设计教学模型”,在专业内全面推广并辐射多所院校。
作为专业负责人,罗圈芝高度重视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与协同发展。她组织集体备课、公开课观摩、校企联合教研等活动,传播数智教学理念与方法,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她主持的专业多次成功申报新专业、通过合格性评估,带动整个专业群实现内涵式发展。
由“严导其行”及至“爱暖其心”
“罗老师的课既有技术的锐度,也有文化的温度。”这是学生对罗圈芝的评价。她注重因材施教,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创意闪光点,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不怕失败。她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参赛、做毕业设计、推进实习项目,所带学生多次荣获省级及以上设计竞赛奖项。
她还常年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专业负责人,从选题、创作到答辩,全程陪伴、细致把关,帮助学生实现从课堂到市场的跨越。多名学生的设计作品被企业采纳并投入市场试点,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
“教育不仅是教技术,更是教学生如何用技术表达文化、传递价值。”罗圈芝始终将“文化自信”和“设计伦理”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作观与职业观。她坚持以爱施教、以严导行,用实际行动诠释“立德树人”的深层内涵。
从教近十年,罗圈芝以坚定的教育信念、前沿的教学实践和温暖的育人情怀,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数字领航人”与“文化守望者”。未来,她将继续秉持初心,在“数智+文化”双轮驱动的教育道路上持续探索,为培养具有民族情怀与数字素养的高技能人才而不懈努力。
来源: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作者:杨爽
编辑:王轶诺
本文链接:http://news-wap.hnjy.com.cn/content/646943/54/15271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