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高志恒 唐慧 唐倩)9 月 14 日,湖南省祁阳市举行“数字化极简应用 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的成果发布会。当地 216 所中小学已实现智慧校园全覆盖,教师数字素养达标率达 98%,年均共享云端思政课超 100 节,“云读书会” 参与人次更突破 120 万。祁阳以 “小成本、高效率” 的极简模式,构建起 “数字思政、数字阅读、数智课堂” 三位一体育人体系,为破解乡村教育 “资源不均、成本过高” 的痛点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一部手机、一块显示屏、一套移动网络,就是我们推进教育数字化的‘三件套’。” 祁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恩鹏的话语,道出破局的关键思路。面对乡村学校资金有限、设备短缺的现实瓶颈,正高级教师周建军带领数字化公益团队主动作为,创新搭建 “双师课堂、同步课堂、数智课堂” 三维教学体系,让优质资源跨越城乡壁垒。“双师课堂” 通过城乡教师协同授课,搭配 AI 学情诊断技术,将名校名师的教学经验精准输送至乡村教室;“1+N 同步课堂” 实现主校与 6 所分校实时联动,从课程内容到教研活动全程同步,真正让乡村学生与城区学生 “同上一堂好课、同享优质资源”;“数智课堂” 则依托生成式 AI,生动模拟历史对话、科学实验等教学场景,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内容,让乡村课堂从 “单向灌输” 转向 “互动赋能”。
祁阳还立足本土红色资源,走出 “数字 + 红色” 育人新路径。依托浯溪碑林、陶铸故居等红色地标,当地用极简终端研发 20 余节 “思政微金课”,联合陶铸纪念馆打造沉浸式 “云上红色展馆”,年均为城乡学子开设云端思政课 100 余节。其中,《理想永州・思政课・祁阳》系列精品课中的 6节课程,点击量突破 800 万次,成为红色教育的 “爆款” 内容。与此同时,当地组织 1.6 万余名师生赴韶山开展实地研学,形成 “线上学理论、线下践行动” 的红色育人闭环,让红色基因在数字赋能中融入学生成长,为红色文化进校园提供了具象化、可操作的实施路径。
同时,祁阳以数字技术为纽带,打造全域阅读生态。当地推出 “爱・悦・读” 二十四节气主题读书品牌,70 余场 “云读书会” 吸引 120 万人次参与,让阅读突破时空限制;24 小时图书馆引入 “祁小阅” 数字人,将阅读场景从校园延伸至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通过 “小手拉大手” 带动家长参与阅读,逐步构建起 “学校引领、家庭参与、社会协同” 的全域阅读格局,让书香浸润乡村每一个角落。
如今,祁阳216 所中小学实现智慧校园全覆盖,5000 名教师能熟练运用智慧教育平台开展教学,7000 名教师完成深度数字化培训。祁阳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思政教育、阅读推广与数字课堂的融合创新,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结合,让 “极简数字” 持续释放育人效能,以教育数字化激活乡村教育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筑牢教育根基、注入动能。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高志恒 唐慧 唐倩
编辑:余杏 实习 杨欣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news-wap.hnjy.com.cn/content/646943/59/15283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