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我的教育故事】相信文字的力量
2025-09-26 17:30:27 字号:

我所接触的初中生,正值青春期,面对老师,常常寡言少语。作为班主任,每次找学生谈心,几乎都是我说得多,学生说得少,甚至有时学生一言不发。面对这样的教育困境,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这种单向沟通转变为双向的情感交流。于是,在多年的班主任探索之路上,我探寻到了与学生交流的隐秘武器——文字。

真挚、优秀的文字具有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我尝试着用多种形式、在多种场景中运用文字与学生完成心灵的交流。在学生每学期阶段性总结的纸条上,我常常写下鼓励的话语,比如佳倩的理科基础较薄弱,平时学习缺乏信心,我便写下“目标要高,脚步要实,信心要足,内心要静”的话,简洁明了,她毕业后还记忆犹新。初三时,阅读完华云的一篇周记后,发现他内心十分迷茫,觉得现在努力已经太晚了,我即刻写下一段鼓励的话,“珍惜当下,一切都不晚,要有拼搏的勇气,要有奋斗的毅力,要有远大的志向,你的人生由你自己定义!”后来,他经过努力,终于考上了自己理想的高中。

文字的浸润悄无声息,为了给学生一个表达和展示的窗口,我在班级黑板报右侧开辟了“文学日历”栏目,鼓励学生每天自主在上面写下自己喜欢的文字,与全班同学分享。刚开始,同学们有所顾虑,不愿过多表达内心的喜好,我便身先士卒,凡是这一天没有同学主动分享,我就分享。久而久之,同学们受到感染,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常出现排队分享的“盛况”。分享的文字,内容不一,文学、历史、哲学、励志等等方面,十分丰富,可圈可点。思莹在2021年9月27日分享了这么一段话,“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我把这励志的话语拍照发到班级家长群里,得到了家长们的赞许。“真正能困住一个人的,不是钢铁铸就的牢笼,而是心中矗立的高墙。”这是淑颖在2022年9月26日分享的《肖申克的救赎》里的话,读来引人思考,“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我想要消融的,不也就是师生心中的那堵“高墙”么?

在鼓励学生表达和分享的同时,我自己也坚持向全班分享自己的思考或感悟。开学后,我在班上开辟了“班主任每日寄语”栏目,每天以不同的主题为学生送上一段话,文字力求简洁,不超过五百字,学生可以耐心地读完。近两天,寄语的主题从“新学期、新起点”到“团结协作、集体共赢”再到“巧学数学,事半功倍”,都是贴合学生日常实际的内容。课间休息时,我特意从教室门前走过,往里面瞄了一眼,看见三五同学在认真阅读“寄语”,我的心踏实且坚定。

作家莫言说过,文字是智慧的象征,也是我们传承文化、教育后代的重要途径。我始终相信文字的力量,它就像一根无形的线,将我与学生的心悄然联系在一起。

(作者系衡南二中教师 资若铭)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资若铭

编辑:曹鑫宇

分享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