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唐可为 周芳)9月18日,湖南省衡山县实验小学音乐、体育、美术等艺术学科支教团队来到该县永和乡宝米小学开展“以爱为引,艺路生花”学科送教活动。这支由实验小学艺术学科专职教师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开启了新学年推进校联体建设,城乡携手育新苗的篇章。
多年来,衡山县在城乡、校际教育均衡发展的路上从未止步。从县城区师资配备较雄厚学校组织学科教学专业团队到“结对子”学校送教系列活动,让特色办学成功经验辐射、引领、助力乡村薄弱学校发展成为工作新常态。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岳云中学与“建在田埂上”的第四中学,县实验中学与长江镇中心学校,城北小学与长江文武学校,首批认定省级示范园的县直机关幼儿园与岭坡乡中心幼儿园等两两结成“对子”学校,城区学校常态化组织深入乡村学校开展支教送教活动,承担青年教师培养、支持乡村学校发展。
“以爱为引”是支教志愿者的行动底色。为了让乡村孩子更多享受城区教育资源,志愿者团队在完成校内教育教学任务前提下,克服困难,坚持将送教活动定为每周的“必修课”。在仅有9名教师和26名学生的宝米小学校园内,当实验小学杨敏毓、谭洁等熟悉的教师再度出现,孩子们眼中都是惊喜与雀跃。
杨敏毓在宝米小学球场兼操场,给孩子们带来的体育课已经在实验小学“演练”打磨过四个回合。杨老师变身体育课堂“强磁场”,只见她带着孩子们从基础热身开始,讲解并示范健美操的基本步伐——踏步、点地、摆臂、跳跃……一个个动作在她的分解教学中变得简单易学。“抬头挺胸,手臂打直,跟上节奏!”伴随着音乐节拍,孩子们跟着口令认真练习、巩固,在跳跃与旋转中感受律动的快乐,在一声声动作要领的提示中不断纠正、规范,更在一次次坚持中收获了自信与力量。
谭洁老师的音乐课堂是“声音魔法屋”。她带着孩子们做发声练习、音乐欣赏,逐句学唱任素汐的《亲爱的你呀》。谭老师时而示范、时而与大家互动,引导孩子们感受歌曲中的情感与节奏,让艺术的种子在稚嫩心田悄然发芽。
休息时间,送教志愿者团队还将实验小学捐赠的篮球、足球、跳绳等体育器材,以及绘画套装等艺术物资赠送给宝米小学师生。孩子们挑挑拣拣,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文体用品。在征得老师许可后,有的抱着新篮球跑去的球场,有的取出画笔在画纸上临摹……每一份欢喜背后,都是爱心搭建的两所学校“艺路生花”的养分。
实验小学支教项目负责人表示,乡村学校,尤其是小规模学校的师资配备客观存在教师学科结构欠合理、小班化教学导致学生艺术素养提升难以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实验小学与永和乡宝米小学结对子,正是三年前响应该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关于推进校联体建设时开始实施的。实验小学在该县办学历史悠久,现有师生近2000人,有着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其坚持“以美育人、以体育人、以文化育人”的特色办学理念,坚持校内实施同专业、同学科教师青蓝工程,潜心钻研与教育实践,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艺术人才。
宝米小学地处偏远,由两所村级小学合并而来。尽管当前适龄人口变化,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依然秉持扶贫和乡村振兴必须优先发展教育,致力于打造“小而美”“小而优”的乡村学校,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21年,该校被认定为湖南省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2024年,亮相央视新闻誉为孩子们喜爱的“童话世界”。
“在每周一次实验小学艺术学科送教老师们的示范引领下,我们学校已经有4名青年教师能胜任多门学科教学,现在,校园文化气息明显,校园文化氛围浓厚,群众在家门口接受最好教育的美好愿景正搬进现实。”宝米小学校长尹中华感慨道。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唐可为 周芳
编辑:余杏 实习 杨欣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news-wap.hnjy.com.cn/content/646943/66/15299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