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水还未散尽,我抱着作业本穿过教学楼前的林荫道,忽有细碎的金雨落在发间。仰头望去,那株老桂树又开花了,细碎的花蕊像撒落的星子,在晨风里簌簌地抖动着,抖落满园甜香。
“快看!桂花在跳舞呢!”恍惚间又听见五年前的欢呼。那时的我们总爱挤在走廊的栏杆前,踮着脚看潘老师捧着课本站在桂树下。她穿着月白色的旗袍,发间别着朵新摘的桂花,声音比秋日的阳光还要温柔:“桂花开得这样热闹,我们今天就来学琦君奶奶的《桂花雨》好不好?”
三十多个小脑袋立刻凑成一圈,像群围着蜜罐的小熊。老师念到“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时,忽然轻轻摇晃起树干。金黄的花瓣便乘着风旋下来,有的落在课本上,有的钻进衣领里,惹得我们咯咯笑着躲闪。那时的桂花香是活泼的,混着童稚的笑声,在青砖地上溅起一圈圈金色的涟漪。
放学铃声总在桂花香最浓时响起。我背着书包跑过石板路,老远就望见奶奶坐在竹椅上择菜。她银白的发丝在夕阳里泛着柔光,听见我的脚步声便抬起头,眼角笑出深深的纹路:“乖乖回来啦?后院的桂花开得正好,今晚咱们做桂花糕。”
竹筛里铺着刚摘的桂花,像盛了满盘的月光。奶奶教我用细纱布裹住花苞,在清泉里轻轻漂洗。“要像对待初生的雏鸟那样温柔。”她总这么说。蒸笼腾起的热气里,我踮着脚看奶奶将糯米粉与糖桂花层层叠叠地铺洒,金黄的花瓣渐渐融进雪白的米糕,像星星落进了云朵。
我也曾和奶奶一起摇桂花。奶奶在树下铺好干净的竹席,我抱着树干使劲晃动,她却站在一旁轻声念叨:“轻些摇,碰伤了花瓣,味道会发苦的……”那些飘落的花瓣被仔细收进青花瓷罐,埋在老桂树的根下,说是来年会更香。
如今站在初三的教室窗前,桂花的香气依然年年如期而至。前些日子整理旧物,翻出五年级的语文书,干枯的花瓣从“桂花雨”那页滑落,带着经年的芬芳。潘老师早已调去其他地方,听说她窗前也种着株桂树,风一吹,满园都是熟悉的味道。
雾气模糊了眼镜,我仿佛又看见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踮着脚调皮地把新摘的桂花别在奶奶耳后。老桂树沙沙作响,抖落一地细碎的光阴,而童年的甜香,永远定格在某个秋日的午后——奶奶握着我的手,在蒸腾的热气里写下: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此刻的桂树依然在风中轻摇,几瓣金黄落在我的练习册上。我轻轻拈起,忽然明白有些美好从未消逝,它们只是化作记忆里的桂花香,在每个相似的季节,温柔地漫过心尖。
(作者 慈利县高峰土家族乡中学小记者 龙璇子 指导教师 杨年娇)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龙璇子
编辑:曹鑫宇 实习 李珍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news-wap.hnjy.com.cn/content/646943/69/15309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