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弘扬中学校长 戴燕青
金风送暖,桂香满径;银杏添黄,书声又起。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我们欢聚在熟悉的校园,共同开启2025年秋季新学期的崭新征程!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致以新学期最诚挚的祝福;向刚刚加入弘扬大家庭的新老师、新同学,致以最热烈的欢迎!
2025年,对我们而言意义非凡。
于弘扬中学来说,这是耕耘收获、步履铿锵的一年:初三毕业会考再续辉煌;大课间活动凭借同学们的拼搏,拿下全省最高奖项;新宿舍楼顺利投用,大家的住宿环境彻底改善。“弘道、笃学、扬善、求真”的校风,早已融入每个弘扬人的血脉,也赢得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认可与赞誉。
而于国家和民族而言,今年更是一个特殊的纪念之年。80年前,先辈们用热血与生命守护家国;80年后的今天,站在国旗下,看着同学们眼中闪耀的青春光芒,我常常问自己:那份用生命捍卫的“中华”,该如何在我们这代人手中传承?今天,就让我们以“弘扬抗战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为起点,从历史的精神富矿里,找答案、聚力量!
一、植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根脉,做有信仰的追光者
同学们,今天的我们不用上战场,但爱国从不是遥远的口号。它藏在每一次认真肃立的升旗仪式里:当国歌响起,请你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旋律里藏着多少先辈的牺牲;它藏在每一节历史课的书页间:读到抗战故事,别只当“过去的事”,要读懂“落后就要挨打”的警示;它更藏在我们每天的日常里:认真完成一次作业,是为将来建设祖国积蓄本领;随手捡起一片垃圾,是在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就像盛大阅兵里,那些国产隐身战机、新型战略导弹,是科研工作者“十年磨一剑”的坚守;而你们课堂上攻克的每一道难题、图书馆里读过的每一本书,都是在为国家发展蓄力。把“强国有我”的誓言,写在脚踏实地的每一天,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的爱国。
二、锤炼“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风骨,做敢拼搏的挑战者
今天的我们不用面对枪林弹雨,但成长路上的“挑战”从来不会缺席。解不出的数学题,是青春的“上甘岭坑道”,多一份坚持,就多一份突破;考试失利的挫折,是人生的“平型关隘口”,多一份勇毅,就多一份收获。大家还记得吗?研制“龙芯一号”的中科院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7岁,在国外技术封锁下,用一年半实现“中国芯”零突破;云南“90后”茶农李婷,跟着专家改良品种,让荒山变成了“金山”。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拼搏从不是遥不可及的传奇,而是把每一次挑战都当成成长的阶梯,用不服输的劲头,活成自己青春里的“英雄”。
三、扛起“继往开来、复兴有我”的时代使命,做敢担当的奋斗者
奋斗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独行,而是一代代人把个人理想嵌入时代需求的“接力跑”。在北方风电基地,16名平均年龄24岁的年轻人,顶着蒙古高原的风沙、踏着坚硬的火山岩,用28个月的日夜坚守,为287台风机修出了“电力生命线”;在加勒万河谷的风雪里,“00后”戍边战士陈祥榕,用年轻的生命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誓言——他们的奋斗,有危难时的挺身而出,更有平凡日子里的执着坚守。
对正值青春的“10后”你们来说,奋斗也藏在日常的每一份“较真”里:课堂上紧盯黑板,把难懂的知识点吃透;实验室里反复调试,从失败中总结经验;运动场上拼到最后一秒,不轻易放弃;周末走进社区,帮老人扫扫地、读读书。如今教育部新增了“人工智能教育”“碳中和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未来的竞争,拼的不只是知识,更是创新能力、综合素养。你们为乡村设计“智慧农业”方案的测算,编写校园安全小代码的严谨,甚至课堂上提出的一个“不一样的想法”,都是在绘就属于自己的奋斗图景。这些看似微小的日常,就像涓涓细流,日复一日积累,终将汇聚成跨越成长难关、驶向人生远方的磅礴力量。
老师们,同学们,此刻请大家抬头,看看校园里飘扬的五星红旗——它曾映照着先辈“救亡图存”的滚烫热血,如今正见证着你们“复兴有我”的铿锵誓言。先辈用血肉筑起的精神长城,正等待你们用知识的砖石筑牢根基;民族复兴的壮阔浪潮,正为你们的青春搭建最恢宏的舞台!
最后,请大家记住这句话:“青春因奋斗而精彩,人生因担当而升华!”让我们以历史为指引,以奋斗为翅膀,带着弘扬中学的荣光,带着青春的朝气,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跑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精彩!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戴燕青
编辑:曹鑫宇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news-wap.hnjy.com.cn/content/646943/96/15256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