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刘青:苗岭弦歌润童心
2025-05-08 17:08:58 字号: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通讯员 薛厚冰 杨璐维

“孟采采呀领采采,孟孟浓杯个茶,高湾乌呀泥布能,泥布能贝,喔……”(苗语)在湘西保靖县葫芦镇的苗岭之间,山峦连绵起伏,如同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层林随着四季更迭变换着色彩,宛如大自然精心绘制的杰作。在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上,每天清晨,孩子们上学的路上,哼着轻快的苗歌,那质朴的歌声,让每一寸土地都弥漫着音乐的芬芳。而这美妙旋律背后的推动者,便是那位深受学生喜爱的音乐老师——刘青。

图片1.png

刘青(后排左一)与吉他班学生合影

2000年出生的刘青,是保靖县吕洞山镇翁科村人。2021年,刘青从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毕业后,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被分配到保靖县葫芦小学,开启了他的教育之旅。初到学校,他担任的是语文老师,在语文课堂上,他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知识,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学生们的心田,引导他们在文字的海洋中遨游。

2022年,葫芦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兴趣班,这一举措为刘青的教育生涯带来了一次奇妙的转变。一直对音乐有着浓厚兴趣和扎实功底的刘青,主动请缨,承担起低年级组的钢琴班教学任务。这一决定,让他在学生和同事眼中的形象来了个“华丽转身”。原本在学生眼中,他是那个文质彬彬、满腹经纶的语文老师;在同事眼中,他是热爱运动、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而现在,他摇身一变,成为了音乐课堂上的灵魂人物。

图片2.png

“四点半课堂”开启后,刘青不仅教授钢琴,还将自己心爱的吉他带入教室。对于山区的孩子们来说,吉他是个新奇的玩意儿,刚看到时,孩子们眼中满是好奇与疑惑,甚至有学生天真地以为那是一把“小钢琴”。为了点燃学生对吉他的热爱之火,刘青花费了不少心思。课余时间,他在教室里播放《成都》《故乡》《蓝莲花》等经典的吉他曲目,让悠扬的旋律在教室中回荡。同时,他还绘声绘色地讲述吉他的发展历程,分享那些与吉他有关的动人故事,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吉他背后的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魅力。慢慢地,吉他成为了学生们课后最喜爱的伙伴,成为他们探索音乐世界的新钥匙。

放假闲暇时,刘青喜欢与朋友在市区街边进行路演。他沉浸在音乐中,手指在吉他弦上灵动地跳跃,美妙的歌声和旋律吸引了众多路人驻足聆听。一次,一位同事偶然路过,被他的精彩表演深深折服,激动地建议道:“唱得太棒了!你不妨放学后在学校大操场上唱给学生们听!”这个建议如同一束光照进了葫芦小学的课余生活。

放学后的操场,成了刘青的音乐舞台。他抱着吉他,放声歌唱,那悠扬的歌声和吉他声仿佛具有神奇的魔力,像磁石一般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就连原本选修篮球的学生,也被他的音乐才华所打动,纷纷成为他的吉他“小迷弟”。每次演出结束,学生们那热情洋溢的欢呼和期待的眼神,都让刘青感到无比满足和快乐,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推广音乐教育的决心。

课间,孩子们总会跑到办公室,满怀期待地问,“刘老师,今天晚上唱歌吗?”“刘老师,今天唱周杰伦的歌吗?”学生们的热情与期待,让刘青萌生了开设吉他兴趣班的想法。当他向校长洪清祥提出这个想法时,校长看到他眼中对音乐教育的炽热光芒,当即拍板购置设备。夕阳的余晖洒在音乐教室,新购置的三十台电子琴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十把崭新的吉他整齐排列,仿佛在等待着一场音乐盛宴的开启。不久后,苗岭深处便响起了第一声稚嫩却充满希望的扫弦声,刘青也正式踏上了“吉他教师”的音乐导师之路。

在刘青的音乐教育之旅中,有一个男孩让他对教育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这个男孩就是龙宏扬。在音乐课上,当《晴天》的前奏缓缓响起,龙宏扬的眼睛里瞬间亮起了光芒,那光芒如同夜空中划过的流星,格外耀眼。“刘老师,吉他贵吗?学吉他难不难?我想学……”龙宏扬找到刘青,鼓足勇气,用带着一丝胆怯却又无比坚定的声音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那一刻,龙宏扬在报名表前徘徊犹豫的身影,与十五年前那个在乐器店橱窗前久久驻足、渴望学习乐器的刘青重叠。刘青心中既欣慰又感到责任重大,欣慰的是自己的音乐能够触动苗区孩子们的心灵,沉重的是他深知山区孩子对吉他的陌生,以及许多留守儿童因家庭环境所限,无法像城市孩子那样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他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倾尽全力教这些孩子弹吉他。

吉他班开班那天,刘青终于等来了四个气喘吁吁却满怀期待地奔向音乐教室的身影,其中就有龙宏扬。在吉他班里,龙宏扬的勤奋和投入格外引人注目。别的同学按部就班,等老师讲解后再练习,而他总是迫不及待地渴望学习新内容:“刘老师能不能教我扫弦?刘老师下节课能不能教我击勾弦?刘老师什么是C调D调?”他的进步速度惊人,每周仅仅两节课的时间,他就能掌握四节课的内容,很快就超越了第一期的学生,成为校园里备受瞩目的“吉他之星”。

刘青的辛勤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学生们对音乐的热爱与日俱增,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天地。校园里因为吉他兴趣班的开设,充满了更多的欢声笑语。同事洪雪莹感慨地说:“刘青的吉他兴趣班开设后,校园的音乐气息愈发浓厚了!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他。”

2024年6月,龙宏扬毕业即将升入中学。毕业前夕,他找到刘青,眼中满是不舍与期待:“我真的很不舍得毕业,一毕业就听不到您的歌声了。刘老师,我真想成为你这样的人,以后我也想当教吉他的老师。”毕业前的最后一节吉他课,刘青没有像往常一样教授新的技巧,而是与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历,用音乐传递着对他们的鼓励与期望。

图片3.png

如今的葫芦小学,课间不再只有山风竹浪的律动。音乐教室的窗棂中时常传出《稻香》的欢快节奏,廊檐下也能看到三两孩童围坐在一起切磋指法。而那个曾经害羞内向的男孩龙宏扬,在中学里积极组建起了自己的吉他社团,继续追逐着自己的音乐梦想。

山涧清泉依旧叮咚作响,刘青的吉他箱里多了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是龙宏扬工整的字迹:“您让我听见了大山外的声音。”对于刘青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张纸条,更是他教育生涯的珍贵见证,或许这就是教育的真谛——让每个孩子都能循着心中的旋律,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 薛厚冰 杨璐维

编辑:曹鑫宇

分享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