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沙小影)在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有这样一位教师:她曾跨越重洋,让中国故事在异国课堂生根发芽;她深耕赛场,以专业为学生点亮技能之光;她坚守讲台十五载,把热爱与责任融入每一次堂课、每一次指导。她就是中共党员、素质教育学院应用外语教研室主任王秀娟——以语言为纽带、以育人为使命,在职业教育沃土上默默耕耘的“筑梦人”。
王秀娟参加2017年“外教社”杯全国教学大赛
跨洋传薪:讲台连中外
2013年秋,王秀娟以公派汉语教师身份走进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Chapman课堂,成为该校首位中国籍教师。可第一堂课,学生将“中国首都”答成“Japan”的瞬间,让她清醒认识到:“我不仅要教语言,更要让他们看见真实的中国。”
从此,她的课堂满是“中国元素”,从知名地标到中国美食、从非遗到传统习俗,让语言学习变成文化探索。为增强代入感,她自费从国内带剪纸、武术服装,甚至在美国组织了中国春晚。还在文化周上煮起了红枣茶,当茶香漫开,有学生笑着说:“王老师,这就是中国的味道吗?”
2013年王秀娟组织美国公立学校学生庆祝中国春节
三年间,变化悄然发生。曾分不清中日的学生,能流畅介绍长城与兵马俑;对中国美食一无所知的孩子,能说出“宫保鸡丁要放花生米”。最让她动容的是2015年夏天,学生Jasper暑假游历中国后,从八达岭长城寄来明信片,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中国字:“王老师,中国真好,我喜欢长城。”
这份付出换来了异国认可:她连续三年获评PPS学区优秀教师,大多数学生都反馈说“王老师的课让我爱上中国”。离任时,同事和学生自发组织送别会,直言“一定要去中国看看”。
归国后,王秀娟的跨文化交流脚步未停。2022年,学校开设东南亚留学生远程班,她主动承担《话说中国》课程,将中国传统节日与东南亚节庆对比讲解,还收集中国乡村振兴、高铁发展的英文字幕短视频。越南学生玉琼英课后留言:“王老师,原来中国的高铁这么快,我以后一定要去中国坐高铁!”
2023年,中南大学留学生来校开展轨道交通实训,她化身“翻译担当”,不仅精准翻译“列车制动系统”等专业术语,还配合专业课老师将实操步骤转化为通俗英文,帮助留学生理解演示“机车受电弓检查”。尼日利亚留学生杰瑞感慨:“谢谢王老师,我听懂了列车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
近日在株洲召开的第四届北斗峰会中阿论坛上,她作为翻译志愿者为阿拉伯联盟大使及通讯司司长服务。从日程安排提醒到协调媒体采访,各个环节都获得了大使的赞许。
2025年王秀娟与阿拉伯联盟大使Hafez和通讯司司长Wali先生
赛场砺锋:以赛磨真功
从教以来,王秀娟深知职业教育需“以技立身”,教学能力提升离不开赛场淬炼。2017年,她首登“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将职业场景融入教学,紧扣学生职业需求,斩获湖南省特等奖。
这份“较真”,成了她后来征战赛场的“底色”。2019年备战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时,为优化教学案例,团队昼夜筛选外文期刊,将复杂文献拆解成“词汇预习—段落精读—观点提炼”三阶任务,细化每一个环节,最终摘得桂冠。2021年、2023年两度征战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她始终坚守“从学生真实需求授课”,常说:“比赛不是为了拿奖,而是为了找到更能帮助学生及自己成长的方法”。
师徒同行:破茧得国章
2019年3月,机车161班樊俊祺胆怯低语:“老师,咱能拿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一等奖吗?”此前学校从未获此殊荣,王秀娟坚定回应:“拼尽100%的努力,就有希望!”
此后两个月,田心校区图书馆405室的灯常亮到宿舍关寝。五一假期,别人出游,他们打磨雅思图表描述,王秀娟逐句纠正发音,用手势比划数据趋势;端午节大家都是家人团聚,他们还在练习情景交际,每个场景反复演练数次。某一天,樊俊祺因辩论找不到突破口而颓废,王秀娟递上热牛奶:“别慌,咱们把论点拆成‘小问题’,用实例反击。”
最后的辩论环节,樊俊祺遭遇强敌。面对犀利辩论,他想起王秀娟教的“四两拨千斤”技巧,回归“职业教育价值”核心,用实训经历举例,最终斩获一等奖 ,实现我校该赛项历史性突破。如今,樊俊祺已成铁路技术骨干,每次回株洲一定来看望王秀娟:“王老师,您教我的不只是英语,还有‘不放弃’的韧劲。”
王秀娟与全国一等奖获得者机车161班樊俊祺
这份韧劲也一直延续至今,2022至2024年,她连续三年指导学生斩获“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英语口语赛项一等奖第一名;2024年“师生同赛”国赛赛场上,她与学生熊玮萱等在58支队伍中再次脱颖而出。
逐梦世赛:磨练摘金牌
2024年世界职业技能大赛英语口语赛项改革,标准更严。王秀娟接下备赛任务:“这是让世界看见中国职教生风采的机会,必须全力以赴。”
她层层选拔,最终组建4人团队:有留学澳洲、带澳式口音的小万,有2022年省赛夺冠却错失国赛的胡智谦。针对小万的口音,她每天课后陪其逐词跟读音标,还收集英、美、澳式英语听力材料让他“对比听辨”。一次,小万因改不掉“Singapore”的澳式发音倍感沮丧,王秀娟不断安慰:“清晰准确是关键,纠音是锦上添花,再跟我读一遍。”
得知世赛选拔赛允许“三年内毕业生且已缴社保”学生参赛,王秀娟第一时间联系已成为中职教师的胡智谦。胡智谦沉默几秒后哽咽道:“王老师,我以为这个梦已经碎了。”归队后,胡智谦成了“老大哥”,自己刻苦训练,又帮学弟学妹梳理知识点。
打磨作品时,团队以“中泰铁路”为背景,展现“中国铁路走向世界”。剧本改至第22稿才满意,为精准控制到秒,他们逐句调整台词和语速。期间校领导到场指导;学院全力提供后勤保障,准备菊花茶缓解学生用嗓过度的不适;同事帮忙查资料、模拟评委提问……王秀娟感动至极:“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是整个湖铁都在支持我们!”
南昌赛场上,作品获得金奖!结果公布的那一刻,胡智谦趴在王秀娟肩上放声大哭:“老师,我终于圆了国赛梦!谢谢您想到我!”如今,胡智谦在中职任教,常给学生讲述这段经历:“王老师让我明白,有梦想,就永远不算晚。我也要做这样的老师!”
在2024年世界职业技能大赛英语口语赛项中斩获金奖
以爱为炬:照亮新征程
竞赛之后,王秀娟仍坚守在教学一线。课间教休室里,她批改作业的笔尖下满是细致的批注;这里也是训练室,常能看到她指导口语苗子生,声音温柔却坚定。谈及过往,她总说:“我只是做了一名教师该做的事。”
十五载春秋,王秀娟以语言为桥、以匠心育人、以热爱筑梦。窗外高铁呼啸而过,正如她教过的学生:樊俊祺守护列车安全,胡智谦传承育人初心,唐洁仪、熊玮萱在岗位上发光,左钰、万中奇逐梦前行。而她,就像站台的灯,温暖坚定,照亮更多青春征程。
来源: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沙小影
编辑:黄权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news-wap.hnjy.com.cn/content/646954/51/15361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