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我是小小家乡推荐官【新晃站】一缕腊肉香
2025-10-15 16:43:26 字号:

我是小小家乡推荐官【新晃站】一缕腊肉香

家乡的味道,是鼻尖绕不开的乡音。世间万千珍馐,抵不过母亲灶头那挂腊肉的烟火。

——题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的诗揉碎了漂泊人的牵挂。在生活的洪流里,人们的归期被奔波抻长,可家乡的轮廓总在心底浸得温热——我的故乡无都市繁灯,也少平川阔野,却因一缕腊肉香,成了岁月里最软的褶皱。

故乡的山在窗外绵延,推开门,黛色峰峦便撞进眼里。冬日一近,年味就顺着腊肉香漫开,家家户户屋檐下都坠着肥瘦相间的条块。我最想念母亲腌的腊肉:宰年猪的清晨,白汽裹着笑语漫过巷弄,母亲挑出最匀净的后腿肉,将它切成一掌宽的长条,刀锋落下,脂香先漫了出来。随后,她又在肉皮顶端旋出个拇指大的洞,那便是挂肉的“扣”。我扒着灶台看,连檐角的风都慢下来,等着肉浸满时光的味。

腌肉的缸是一个陶缸,陶纹里浸着年年的盐香。母亲抓一大把粗盐,指腹按进肉的肌纹里揉搓,雪白的盐粒裹着肉色,就像给岁月覆了层白霜。腌足七八个日夜,等肉里的水汽浸成咸香,母亲便寻根麻绳,把肉吊在灶房梁上——柴火裹着草木气往上缠,日子越沉,肉色越浓,从浅粉浸成焦糖色,再落一层深褐的烟绒。

有时会有油珠从肉上坠下来,落在灶灰里,溅起细碎的星,母亲总说“这是肉在‘吐香’”。等肉熏得透亮,母亲便取下来洗去烟尘,蒸锅里一馏,盐粒的咸、烟火的暖,都裹在脂香里漫出来。揭锅盖时,白雾裹着香撞在脸上,连院角的风都顿了顿,绕着这香打转。

9a1bca77-750e-4e13-b336-8dd63d6b7999.jpg

李娇娇 摄

切一片腊肉入盘,晶亮的油脂裹着瘦肉的肌理,阳光斜照时,油光里浮着细碎的烟影。夹一筷入口,咸香先漫开,脂香在舌尖化了,连唇齿间都浸着山的味、家的暖。母亲知道我喜欢吃,年年都熏足一梁的肉,可年一过,她便要外出做工。后来我才明白,这腊肉哪里是肉,是故乡的烟火拧成的绳,一头系着梁上的岁月,一头系着走得再远都牵挂着家里的母亲。

世间饮食千万,唯有这缕腊肉香,是刻在骨血里的——那是家的味道,是母亲的指腹按进盐粒时,把“团圆”腌进日子里的暖。

(作者 新晃县扶罗镇中学小记者 杨子涵 指导教师 李娇娇)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杨子涵

编辑:曹鑫宇 实习 李珍

分享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