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慈利站】望舒
2025-10-20 17:27:38 字号:

【慈利站】望舒

一卷梦华见望舒,皎白月光珠玉盘。月亮是从古至今大多数诗人笔下的意象与主体,它承载了千秋万世的情感,姿态万千,美得不可胜收。

1.jpg

(慈利县第三中学教师杨坤池摄)

前段时间的月食就让人大为震撼。它直挂于天空,只见它慢慢地黑了,皎白的身体像是被套了一层衣裳,不让华光外露。渐渐地又把黑衣裳换成了“喜服”,总有一部分人说:“血月是不祥的,是凶兆。”但我却认为它只是换上了嫁衣,在这几个小时里完成了一场宇宙级的婚礼,或许是与地球的生生世世,又或许是替嫦娥相守后羿,宛如玉兔眼里的那抹喜红。

红月的出现定然特殊,但金月的经典也永不过时。每当一轮金月升起,每当月华洒向大地,总能引起万千思绪: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关怀;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释然;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哲思。追忆至今,它也能是新月倒映心涧,繁华落尽眉眼;是月半明时,初人相约;更是日久天长,唯恐相距甚远。漫天星光,唯有月亮是我们永恒不变的纪念。

月夜之下,世间百态都默默淡出了太阳的遥望,却仍然是一片清明:凉风初歇,鸟儿也栖在枝头,唱着一首悠扬的挽歌;鱼儿嬉戏流水,点缀着一幅山水墨画;片片花潮在月光下婆娑,与白天不同,此时此刻她们身着仙气缥缈的纱衣,似梦似幻。倘若天气不好,月亮便偷懒躲在家里,这时便自己支起一盏灯,以此当做探寻心灵的旅程。月夜是神秘的、洁净的,我似若化为孤鸟,落于这月华朗照之处。

朦朦胧胧,梦中初醒。抬眼望向窗外,是那一轮圆月起。恰逢乙巳年仲秋,状若有感,执笔记之。

(作者 慈利县第三中学小记者 王传铖 指导教师 杨璇)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王传铖

编辑:曹鑫宇 实习 李珍

分享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