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国培计划(2025)”浏阳市教师培训团队高级研修班收官
2025-10-24 12:30:35 字号: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潘文)为系统提升浏阳市教师培训团队的专业素养与项目领导力,夯实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石,10月12日至17日,“国培计划(2025)”浏阳市教师培训团队高级研修班成功举办。80名培训团队成员齐聚一堂,以“理论筑基—技术赋能—实践转化”为清晰路径,开启了为期六天的沉浸式、生成性研修之旅。

本次研修由浏阳市教育局统筹规划,浏阳市教师进修学校精心组织实施,课程设计科学精准,内容覆盖“理论引领、精神铸魂”至“成果产出、考核提升”六大模块,形成了从理念输入到实践生成的全链条学习闭环。

微信图片_20251023152630.jpg

在研修班的开篇环节,长沙教育学院副院长王莉娟为全体学员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她以《教育家精神赋能教师成长》为主题,从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核心要义、价值体现三个维度展开论述,通过生动详实的案例分析和深入浅出的理论阐释,为学员们树立了专业成长的方向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支撑。紧接着,知名教育专家唐良平接棒授课,他以《从需求到主题的培训项目设计》为题,运用大量实际案例和互动讨论,层层深入地剖析了培训需求调研的方法与技巧。唐良平不仅系统讲解了从需求分析到主题确定的完整流程,更通过现场实操指导,帮助学员们掌握精准把握培训需求的关键要领,为后续的培训设计工作提供了专业指导和方法指引。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李更生在专题报告中着重指出,新时代的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回归育人本质,聚焦教育本源价值。他表示要打破传统培训的“单向灌输”模式,通过构建“实践共同体”这一新型培训范式,促进参训者之间的深度互动和经验共享,实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湘潭市岳塘区昭山和平小学副校长肖方敏则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为主题,系统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引导参训学员深入思考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如何构建“人机协同”的专业发展新生态,将智能技术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为传统培训模式注入创新活力,真正实现“技术赋能教育”的培训升级。两位专家的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指导意义,为新时代教师培训工作提供了创新思路和发展方向。

微信图片_20251023152709.jpg

研修班组织全体学员前往长沙市天心区的仰天湖实验学校、长郡外国语实验中学两所城区名校,以及浏阳本土的道吾中学和人民路小学两所特色学校学习观摩。在考察过程中,学员们通过沉浸式观摩、互动交流、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各所学校在智慧教育、高品质课程体系构建以及校本研修模式创新等方面的特色做法和突出成效。特别是通过现场观摩智慧课堂教学展示、参与教研活动、参观校园文化建设等环节,学员们切身感受到了教育改革创新在基层学校的生动实践和发展脉搏。这次考察不仅为学员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更为后续先进教育经验的本土化转化和创新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素材和理论支撑。

在本次教师培训活动中,浏阳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潘文以“找点、循线、织网、亮星”这一富有创意的课程开发理念为切入点,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生动具体的案例展示,充分激发了参训教师的内在学习动力和发展潜能。这一系列课程开发要义不仅为学员提供了清晰的课程建设思路,更在理念层面唤醒了他们的专业自觉和创新意识。与此同时,来自湖南科技大学的李炳煌教授则着眼于课堂教学实践的深度变革,通过理论阐释与方法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参训教师将研究视角真正聚焦到课堂主阵地,帮助他们深入理解从传统“知识传授”向现代“思维培养”这一教育理念转变的深刻内涵,为实现教学改革的实质性突破提供了专业引领和示范。两位专家的讲座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为参训教师带来了全方位的专业成长启示。

微信图片_20251023152702.jpg

本次研修立足实践转化,注重成果导向。在专家引领下,全体学员通过“自主择组、协同研创”的模式,进行了高强度、沉浸式的方案打磨与课程开发。

通过为期六天的集中攻关,由十个专业化项目组高效协同作战,最终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培训方案体系。这些方案全面覆盖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场景中的创新应用、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化学习设计、校本研修模式创新等多个关键教育教学领域。成果展示环节,罗磊琳、阳先等十位项目组核心负责人依次登台,通过多媒体演示、案例分享等形式进行了详实的成果汇报。这些凝结集体智慧的培训方案不仅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而且每个环节都配有详细的操作指南和评估工具,其突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其成为可以直接“拿来就用”的优质培训资源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方案都经过了多轮实践检验和优化迭代,完全可以满足后续大规模教师培训工作的实际需求。

培训期间,在专业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每一位参训学员都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精心设计并成功开发了一门独具特色的微课程。通过学员们的共同努力,最终形成了涵盖多学科、多领域的优质微课程资源库,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有效积累。在备受期待的微型课程展示环节,五位优秀教师代表进行了专业而精彩的分享:沈永丰以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为基础,系统阐述了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唐艳结合英语学科特点,深入解析了“说写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戴果丰聚焦课堂教学,分享了提升课堂实效的实用技巧;柳双玲则从数学学科出发,生动展示了课堂提问的艺术与技巧;黄先银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分享了独具特色的备课思路与方法。这些精彩纷呈的分享充分展现了参训学员卓越的专业素养和将培训所学转化为实践成果的突出能力。

在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区域发展共同体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通过以项目组为基本单位的协作学习模式,不仅促进了各校教师之间的密切交流与互动,还成功激活了覆盖全区域的跨校际专业学习网络。这种协作学习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更催生了一个结构完善、运转高效的区域教师培训发展共同体。该共同体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和持续的创新力,将成为推动浏阳地区教学研究协同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引擎,并将持续为区域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成果展示活动圆满结束后,湖南科技大学资深教育专家李学对活动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点评。李学凭借其丰富的培训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学识,以独到的专业视角对展示内容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其点评既切中要害又富有建设性,既肯定了活动中的亮点特色,又针对性地指出了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为学员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专业指导。李教授言辞恳切、见解独到,其精准到位的点评赢得了在场教师的一致认同与热烈掌声。

微信图片_20251023152654.jpg

10月17日,研修班在隆重的成果展示与结业典礼中圆满落幕。典礼通过视频深情回顾了六天充实的学习历程,并对优秀学员与优秀方案制定者进行了表彰。

浏阳市教师进修学校潘文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勉励全体学员:一要做学习成果的转化者,将新知新法创造性应用于工作实践;二要做教师发展的引领者,发挥“种子”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同事共同进步;三要做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持续赋能自我,助力区域教育发展行稳致远。

微信图片_20251023152646.jpg

本次研修全程贯穿“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原则,有效激发了教师培训团队的创新活力与使命担当。全体学员必将满载而归,将此次研修所学所悟化为“星星之火”,在各自的岗位上形成“燎原之势”,为浏阳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而持久的专业动能!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潘文

编辑:余杏 实习 胡芸帆

分享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