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数智赋能美育,实践彰显担当——湖南工程职院教师李皓朗获校师生技能竞赛金奖
2025-10-31 16:12:21 字号:

数智赋能美育,实践彰显担当——湖南工程职院教师李皓朗获校师生技能竞赛金奖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谭芳)近日,在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第二届师生技能运动会的闭幕式舞台上,基础课部艺术教研室的金奖作品《跨越时空小镇叙,共忆开慧红色情》在全校师生前精彩展示。教师李皓朗以一段声情并茂的《永远的骄杨》诵读,打动了在场的听众。她与教师金丽菲组队,获得此次师生技能运动会基础课赛道的金奖。期间,教师李皓朗展现的不仅是精湛的专业技艺,更是一位新时代职教教师将美育浸润、科技融合与服务社会融于一体的生动缩影。从竞赛讲台到乡村社区,李皓朗用行动诠释着“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

美育教学,深耕专业,技能赛场上锤炼育人匠心

“我们的项目是:跨越时空小镇叙,共忆开慧红色情。”汇报伊始,李皓朗沉稳清晰的陈述,立刻将评委带入情境。面对开慧镇文旅品牌项目创编红色节目的真实需求,项目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将厚重的文旅元素转化为具有感染力的艺术语言。这正是李皓朗美育专业能力的集中体现。

作为美育教师,她参与了核心诵读部分的展示。根据作品内容构建出的清晰创作逻辑她精准设计的“由叙述到柔情再到激昂,最后回归叙述”的情感脉络表达,使作品极具艺术张力与教育感染力,让现场师生感受到,红色故事的讲述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情感的共鸣与精神的传承。

在阐述项目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关联时,她指出,这能“锻炼学生将才艺与景点讲解完美融合”,对其在技能竞赛的“导游服务”等赛项中有所助益。她的课堂,早已超越了传统的教室边界,将真实的项目、竞赛的标准融入教学,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育人目标,展现了其作为美育教师的专业匠心。

科技赋能,跨界融合,数智浪潮中拓展教育边界

李皓朗的创新,并未止步于传统的艺术领域。在此次参赛项目中,她敏锐地意识到,一个具有生命力和推广价值的作品必须兼顾艺术效果与实施成本。她主动探索,将自身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背景融入创作,利用“文生音频”“文生视频”等AI技术,高效、低成本地完成了节目的背景音视频制作。

这一“数智赋能”的巧思,在她在“七彩心灵”志愿服务团队的实践中得到了更深入的拓展。面对乡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服务和艺术、科技启蒙需求,她思考的是“如何用新技术、新方式让课堂更生动”。她积极吸纳信息工程学院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专业学生加入团队,共同设计了“AI绘梦”“AI跨时空拥抱”“H5交互艺术游戏”,甚至自主开发了对话安抚式智能体“渡心”。这些尝试,不仅为乡村儿童拓展了情绪表达的路径,建立了积极的心理韧性,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前沿技术创新的种子。

从技能赛场上的AI辅助创作,到志愿服务中的“数艺资源”开发,李皓朗始终站在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前沿。她用实际行动向学生证明,专业技能不是孤立的,与新技术跨界融合,能爆发出更大的能量,服务更广阔的社会需求,这正是科技育人的生动实践。

服务社会,立德树人,实践沃土中深植家国情怀

李皓朗的教育视野,始终投向校园之外更广阔的社会天地。获得技能大赛金奖的项目,其本质是一次以专业服务乡村振兴的成功实践。与企业签署协议,将创编的节目用于直播带货的过程,用艺术内容吸引客流,助力当地文旅发展,这正是其专业服务社会价值的有力证明。

而这份服务社会的热忱,更系统化地体现在她持续五年的“七彩心灵”志愿服务中。她带领团队走进社区、深入湘西乡村,针对临考学生、留守儿童等群体,开创了“艺术疗愈+心理育人”的服务模式。她基于具身认知理论,设计出“认知—释放—赋能”的疗愈闭环,通过曼陀罗绘画、压力纸重构、机器人学舞等多元活动,帮助近万人次的青少年儿童疏导情绪,构建积极心态。

无论是用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还是用艺术疗愈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李皓朗的每一个项目、每一次服务,都是一堂生动的“立德树人”实践课。她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理解国情、民情,将个人所学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紧密相连,从而坚定理想信仰,涵养家国情怀。

从竞赛讲台到乡村田野,从美育浸润到数智赋能,李皓朗的教育之路,是一条深耕专业、勇于创新、心系社会的三重奏。她以美育铸就学生的人文底色,以科技武装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服务社会的担当引领学生的价值追求,向着她作为人民教师“以生命影响生命”的崇高理想迈进。

来源: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谭芳

编辑:黄权

分享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