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蒋立 柏文妤)11月18日,东安县职业中专学校组织市级产教融合示范专业——乐器制造与维修专业的93名学生,赴东安县工业园区楚门乐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实践教育活动。一系列的沉浸式体验、专业化讲解与深度互动,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堂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实景课程”。

楚门乐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康卫平带领师生参观了企业展厅及生产区域。他结合企业发展历程展板与实物展品,详细介绍了楚门乐器从初创到成为行业颇具影响力品牌的发展轨迹、核心生产技术体系以及国内外市场布局情况。在工艺讲解环节,他聚焦吉他生产核心流程,从木材选材的纹理甄别、含水率控制,到琴颈调校的精度标准,再到音梁结构设计对音质的影响等关键工艺,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让学生们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有了初步认知。
现代化生产车间内,师生近距离观摩了吉他生产的全流程。数控雕刻机对琴体进行精准定型时的高效运转,人工师傅对吉他漆面进行哑光处理时的精雕细琢,传统榫卯工艺与智能加工设备的协同运作,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传统工艺+智能制造”的融合创新魅力。学生们不时驻足记录,针对加工精度控制、工艺优化等问题向现场技术人员请教,学习氛围浓厚。
在技术交流环节,企业工程师以“吉他声学结构与工艺优化”为题开展专题讲座。工程师结合吉他实物拆解,将面板振动频率调控、琴桥应力分布等抽象的专业理论与实际生产案例相结合,系统讲解了声学结构设计对吉他音质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工艺优化过程中的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互动问答环节,学生们围绕吉他音准调试、木材老化处理等专业问题积极提问,工程师逐一细致解答,进一步深化了学生们的专业认知。
此次实践教育活动是东安县职业中专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学校通过组织企业实地走访与深度交流,引导学生将课堂理论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增强其专业认同感与职业规划意识。东安职专党总支书记、校长万涌波表示,将持续深化与县工业园区楚门乐器等企业的校企合作,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形式,为培养更多符合行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筑牢基础。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蒋立 柏文妤
编辑:黄佳莉
本文链接:http://news-wap.hnjy.com.cn/content/646955/52/15440358.html

